C++ 17 结构化绑定
stl 的 map 容器很多读者应该都很熟悉,map 容器提供了一个 insert 方法,我们用该方法向 map 中插入元素,但是应该很少有人记得 insert 方法的返回值是什么类型,让我们来看一下 C++98/03 提供的 insert 方法的签名:
std::pair<iterator,bool> insert( const value_type& value );
这里我们仅关心其返回值,这个返回值是一个 std::pair 类型,由于 map 中的元素的 key 不允许重复,所以如果 insert 方法调用成功,T1 是被成功插入到 map 中的元素的迭代器,T2 的类型为 bool,此时其值为 true(表示插入成功);如果 insert 由于 key 重复,T1 是造成 insert 插入失败、已经存在于 map 中的元素的迭代器,此时 T2 的值为 false(表示插入失败)。
在 C++98/03 标准中我们可以使用 std::pair 的 first 和 second 属性来分别引用 T1 和 T2 的值。如下面的我们熟悉的代码所示: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#include <map>
int main()
{
std::map<std::string, int> cities;
cities["beijing"] = 0;
cities["shanghai"] = 1;
cities["shenzhen"] = 2;
cities["guangzhou"] = 3;
//for (const auto& [key, value] : m)
//{
// std::cout << key << ": " << value << std::endl;
//}
//这一行在 C++11 之前写法实在太麻烦了,
//std::pair<std::map<std::string, int>::iterator, int> insertResult = cities.insert(std::pair<std::string, int>("shanghai", 2));
//C++ 11中我们写成:
auto insertResult = cities.insert(std::pair<std::string, int>("shanghai", 2));
std::cout << "Is insertion successful ? " << (insertResult.second ? "true" : "false")
<< ", element key: " << insertResult.first->first << ", value: " << insertResult.first->second << std::endl;
return 0;
}
代码 19 行实在太啰嗦了,我们使用 auto 关键字让编译器自动推导类型。
std::pair 一般只能表示两个元素,C++11 标准中引入了 std::tuple 类型,有了这个类型,我们就可以放任意个元素了,原来需要定义成结构体的 POD 对象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std::tuple 表示,例如下面表示用户信息的结构体:
struct UserInfo
{
std::string username;
std::string password;
int gender;
int age;
std::string address;
};
int main()
{
UserInfo userInfo = { "Tom", "123456", 0, 25, "Pudong Street" };
std::string username = userInfo.username;
std::string password = userInfo.password;
int gender = userInfo.gender;
int age = userInfo.age;
std::string address = userInfo.address;
return 0;
}
我们不再需要定义 struct UserInfo 这样的对象,可以直接使用 std::tuple 表示:
int main()
{
std::tuple<std::string, std::string, int, int, std::string> userInfo("Tom", "123456", 0, 25, "Pudong Street");
std::string username = std::get<0>(userInfo);
std::string password = std::get<1>(userInfo);
int gender = std::get<2>(userInfo);
int age = std::get<3>(userInfo);
std::string address = std::get<4>(userInfo);
return 0;
}
从 std::tuple 中获取对应位置的元素,我们使用 std::get ,其中 N 是元素的序号(从 0 开始)。
与定义结构体相比,通过 std::pair 的 first 和 second 还是 std::tuple 的 std::get 方法来获取元素子属性,这些代码都是非常难以维护的,其根本原因是 first 和 second 这样的命名不能做到见名知意。
C++17 引入的结构化绑定(Structured Binding )将我们从这类代码中解放出来。结构化绑定使用语法如下:
auto [a, b, c, ...] = expression;
auto [a, b, c, ...] { expression };
auto [a, b, c, ...] ( expression );
右边的 expression 可以是一个函数调用、花括号表达式或者支持结构化绑定的某个类型的变量。例如:
//形式1
auto [iterator, inserted] = someMap.insert(...);
//形式2
double myArray[3] = { 1.0, 2.0, 3.0 };
auto [a, b, c] = myArray;
//形式3
struct Point
{
double x;
double y;
};
Point myPoint(10.0, 20.0);
auto [myX, myY] = myPoint;
这样,我们可以给用于绑定到目标的变量名(语法中的 a、b、c)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。
需要注意的是,绑定名称 a、b、c 是绑定目标的一份拷贝,当绑定类型不是基础数据类型时,如果你的本意不是想要得到绑定目标的副本,为了避免拷贝带来的不必要开销,建议使用引用,如果不需要修改绑定目标建议使用 const 引用。示例如下:
double myArray[3] = { 1.0, 2.0, 3.0 };
auto& [a, b, c] = myArray;
//形式3
struct Point
{
double x;
double y;
};
Point myPoint(10.0, 20.0);
const auto& [myX, myY] = myPoint;
结构化绑定(Structured Binding )是 C++17 引入的一个非常好用的语法特性。有了这种语法,在遍历像 map 这样的容器时,我们可以使用更简洁和清晰的代码去遍历这些容器了:
std::map<std::string, int> cities;
cities["beijing"] = 0;
cities["shanghai"] = 1;
cities["shenzhen"] = 2;
cities["guangzhou"] = 3;
for (const auto& [cityName, cityNumber] : cities)
{
std::cout << cityName << ": " << cityNumber << std::endl;
}
上述代码中 cityName 和 cityNumber 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这个 map 容器的元素内容。
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,某 WebSocket 网络库(https://github.com/uNetworking/uWebSockets)中有如下代码:
std::pair<int, bool> uncork(const char *src = nullptr, int length = 0, bool optionally = false) {
LoopData *loopData = getLoopData();
if (loopData->corkedSocket == this) {
loopData->corkedSocket = nullptr;
if (loopData->corkOffset) {
/* Corked data is already accounted for via its write call */
auto [written, failed] = write(loopData->corkBuffer, loopData->corkOffset, false, length);
loopData->corkOffset = 0;
if (failed) {
/* We do not need to care for buffering here, write does that */
return {0, true};
}
}
/* We should only return with new writes, not things written to cork already */
return write(src, length, optionally, 0);
} else {
/* We are not even corked! */
return {0, false};
}
}
代码的第 9 行 write 函数返回类型是 std::pair,被绑定到 [written, failed] 这两个变量中去。前者在写入成功的情况下表示实际写入的字节数,后者表示是否写入成功。
std::pair<int, bool> write(const char *src, int length, bool optionally = false, int nextLength = 0) {
//具体实现省略...
}
结构化绑定的限制
结构化绑定不能使用 constexpr 修饰或被申明为 static,例如:
//正常编译
auto [first, second] = std::pair<int, int>(1, 2);
//无法编译通过
//constexpr auto [first, second] = std::pair<int, int>(1, 2);
//无法编译通过
//static auto [first, second] = std::pair<int, int>(1, 2);
注意:有些编译器也不支持在 lamda 表达式捕获列表中使用结构化绑定语法。
auto& [_, op]
是 C++17 引入的一种结构化绑定语法。它的目的是解构(解包)容器中的元素,直接访问这些元素的组成部分。我们来详细解释:
结构化绑定语法:
在 C++17 中,结构化绑定允许你直接将一个复合类型(如 std::pair
或 std::tuple
)的成员解构成单独的变量。例如,在迭代一个 std::map
时,通常我们会得到 std::pair<const Key, Value>
类型的元素,使用结构化绑定,可以把这对键值对直接解构为两个独立的变量。
在代码中的含义:
for (const auto& [_, op] : next_ops)
next_ops
是一个包含键值对的容器(比如std::map
或std::unordered_map
)。在这个例子中,每个元素是一个类似于std::pair<Key, Value>
的类型。[_, op]
通过结构化绑定来解构每个元素:_
代表容器中的键(key),但是我们不关心键的具体值,所以用_
来忽略它。op
代表容器中的值(value),即next_ops
容器中的第二个元素,它指向后继操作节点(RuntimeOperator
对象)。
auto&
的作用:
auto&
表示通过引用方式绑定这个解构后的值,这样可以避免拷贝对象。因为我们不需要修改元素,所以使用了const auto&
,确保该引用是常量引用,不允许修改。
结构化绑定的好处:
在没有结构化绑定之前,我们可能需要这样写:
for (const auto& pair : next_ops) {
const auto& op = pair.second;
// 使用 op
}
使用结构化绑定后,可以直接解构 pair
,使代码更加简洁和易读:
for (const auto& [_, op] : next_ops) {
// 使用 op
}
这种写法避免了显式地访问 pair.first
和 pair.second
,使代码更简洁。
总结:
auto& [_, op]
是 C++17 中的结构化绑定语法,用来直接解构键值对。_
忽略了键,而 op
代表值(即每个操作节点)。